close
最新!2018南京市政府主要工作目標任務分工定瞭!

今天,南京市人民政府官方網站公佈

市政府關於印發2018年主要工作目標任務分解落實方案的通知

2018年市政府主要工作目標

任務分解落實方案



一、藍紹敏市長

1.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楊學鵬常務副市長配合;市發改委主辦,市經信委、商務局、農委協辦)

2.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楊學鵬常務副市長、華靜副市長配合;市發改委、農委主辦)

3.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南化、南鋼、梅鋼等重點企業佈局調整和轉型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完成年度鋼鐵去產能任務,化解船舶產能20萬載重噸。(蔣躍建副市長配合;市經信委、發改委主辦)

4.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保護租賃利益相關方合法權益,支持專業化、機構化住房租賃企業發展;優化土地供給結構,加大租賃住房建設力度,租賃房供地占商品住宅供地比例達到30%以上。(華靜副市長、儲永宏副市長配合;市國土局、房產局主辦,市物價局、國資委協辦)

5.提高金融集聚度和服務力,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促進形成金融和實體經濟、金融和房地產、金融體系內部良性循環,做好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和處置,嚴密排查、嚴厲打擊非法集資等違法違規金融活動,嚴格互聯網金融市場準入,積極穩妥做好金融風險個案穩控化解工作,設立金融監督管理局。(孫建友副市長、冉華副市長配合;市金融辦、公安局主辦,市發改委、房產局、各區政府協辦)

6.加強政府債務管理,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風險,按期把可置換的政府存量債務置換為政府債券。(楊學鵬常務副市長配合;市財政局主辦,市國資委、建委、國土局、審計局、江北新區管委會、各區政府協辦)

7.落實好降低企業成本各項政策,加大對亂收費的查處和整治力度,為企業降低成本200億元左右。(楊學鵬常務副市長、蔣躍建副市長配合;市經信委、物價局主辦,市財政局、國稅局、地稅局、人社局等部門協辦)

8.加快推動補短板重點項目,著力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性和均衡性。(楊學鵬常務副市長配合;市發改委主辦,市相關部門協辦)

9.加速集聚海內外高端創新資源,建設好中德智能制造示范園區、中法產業合作示范區等一批創新平臺,著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基地。全力打造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等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加快推進產業技術研創園等重點產業平臺建設,積極引進一批龍頭項目,不斷完善產業鏈條。(楊學鵬常務副市長、蔣躍建副市長配合;江北新區管委會主辦,市經信委、商務局、浦口區政府、六合區政府協辦)

10.著力推動江北新區現代金融要素集聚,加快建設基金城、金融科技園和資產管理中心,加速形成新金融業態集聚效應。大力發展現代物流、科技服務等現代服務業,支持新區申報設立南京江北海港樞紐經濟區保稅物流中心。積極推進新區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加快發展大數據、信息服務等新興服務貿易,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楊學鵬常務副市長、冉華副市長、蔣躍建副市長配合;江北新區管委會主辦,市科委、商務局、金融辦協辦)

11.擴大江北新區有效投入,強化項目引領,加快推進一批龍頭項目建設,力爭新區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全市平均增速5個百分點以上。(楊學鵬常務副市長配合;江北新區管委會主辦)

12.強力推進江北新區建設,高標準推動江北新區核心區建設,以新區研創園、中央商務區、國際健康城為開發建設重點,加快推進綠地金融中心、服務貿易創新大廈等一批地標性項目建設,有序推進新區規劃展覽館、南京美術館新館、江北圖書館新館等一批功能性項目,盡快展示新區新形象,打造城市新名片。(儲永宏副市長配合;江北新區管委會主辦,市規劃局、金融辦、文廣新局、綠化園林局協辦)

13.開工建設寧天線南延工程,啟動地鐵4號線二期、11號線一期兩條江北新線建設。加快過江通道建設,完成長江大橋公路橋維修改造,推進長江五橋、浦儀公路西段、和燕路過江通道南段建設,新開工仙新路過江通道,做好建寧西路過江通道準備工作。加快江北新區CBD地下空間、綜合管廊、海綿城市、青龍綠帶、骨幹路網建設,提升江北新區城市治理水平。(儲永宏副市長配合;江北新區管委會、市公建中心主辦,市交通運輸局、規劃局、建委、綠化園林局、地鐵集團、相關區政府協辦)

14.持續深化江北新區體制機制創新,理順江北新區直管區、共建區和協調區關系,發揮好高新片區在蘇南國傢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中的主力軍作用,積極推動江北新區新材料科學園轉型發展,加快浦口區、六合區發展步伐。進一步構建江北新區高效行政管理體制,加快探索高位協調、扁平化管理、項目化市場化運作、激勵性考核評價運行模式,承接好46項省級管理事項權限和市級管理權限,加快實施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打造行政審批事項最少、辦結時限最短、收費最少的國傢級新區。(楊學鵬常務副市長配合;江北新區管委會主辦,市編辦、政務辦、浦口區政府、六合區政府協辦)

15.全面開展對標找差、創新實幹工作,加快形成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和政績考核體系。完善重點工作推進機制,堅持從嚴管理與正向激勵相結合、容錯與糾錯相結合,充分調動各級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堅持實幹為民,改進和創新工作方法,確保工作項目化、項目目標化、目標節點化、節點責任化,在實幹中補齊差距、在創新中塑造優勢。(楊學鵬常務副市長配合;市政府辦公廳、發改委主辦,市編辦、人社局協辦)

16.大力弘揚 馬上就辦 作風,以 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 的精神,發揮真抓的實勁、敢抓的狠勁、善抓的巧勁、常抓的韌勁,抓鐵有痕、踏石留印,進一步提升執行力和落實力,持續為基層減負,減少 文山會海 。落實好新南京建設工作聯系點制度,深入調查研究,強化高位協調,著力解決好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楊學鵬常務副市長配合;市政府辦公廳、江北新區管委會、各區政府主辦)

17.堅持旗幟鮮明講政治,將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穿到政府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各項決策部署,確保政令暢通、令行禁止。推進 兩學一做 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紮實開展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主題教育。嚴格執行《準則》《條例》,自覺踐行 三嚴三實 ,堅決反對 四風 ,深入查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表現,著力解決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等問題,以高標準嚴要求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深入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切實構建 親 清 新型政商關系,嚴查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大力營造風清氣正的幹事創業環境,保持各級政府的廉潔本色和良好形象。(楊學鵬常務副市長配合;市政府辦公廳、江北新區管委會、各區政府主辦)

18.堅持政府過 緊日子 ,進一步加強政府支出管理,紮實有序推進審計監督全覆蓋,支持人大開展預算聯網監督,嚴控 三公 經費和一般性支出規模。(楊學鵬常務副市長配合;市財政局、審計局主辦)

19.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牢固樹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的理念,以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為導向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紮實推動各項重點工作任務,確保我市長江經濟帶發展取得更大成效。(楊學鵬常務副市長配合,市發改委主辦)

二、楊學鵬常務副市長

2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市財政局主辦,市國稅局、地稅局協辦)

2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其中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2%,工業投資增長10%,工業技改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提高2個百分點。(市發改委主辦,市經信委、建委、科委等協辦)

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市商務局主辦,市統計局協辦)

23.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3%,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增長10%以上,實際利用外資38億美元,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占比達74%,吸引外商投資地區總部等功能性機構18傢。(市商務局主辦)

24.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控制在省定目標以內。確保全市穩定運營的農副產品平價商店不低於200傢,實施差別化電價、水價政策,市場價格監測品種達1500種。(市物價局主辦,市商務局、農委、江北新區管委會、各區政府協辦)

25.城鎮新增就業24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和登記失業率分別控制在省定標準和3.5%以內。(市人社局主辦,市統計局協辦)

26.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60%以上,新增限上服務業企業200傢,市級總部企業10傢;生產性服務業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51%,新增省級生產性服務業領軍企業5傢,累計達20傢;健康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4%。(市發改委主辦,市商務局、市衛計委協辦)

27.大力推進軟件和信息服務、金融和科技服務、文旅健康、現代物流與高端商務商貿等現代服務業主導產業集中集聚發展,加快發展新金融、新零售等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提高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層次水平。加快實施阿裡巴巴江蘇總部等一批重大項目,省(市)服務業集聚區實現經營收入、稅收和就業人數增速均保持在12%以上。(市發改委主辦,市相關部門協辦)

28.深化 放管服 改革,優化企業發展環境,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推廣 不見面審批 和 3550 改革,全面推開 雙隨機、一公開 監管。(市編辦主辦,市工商局、國土局、建委、政務辦、法制辦等部門協辦)

29.深化 互聯網+政務服務 建設。(市政務辦主辦)

30. 我的南京 APP集成更多服務功能。(市發改委主辦)

31.支持江寧區開展集成改革試點工作。(市編辦主辦,江寧區政府協辦)

32.對標自由貿易區、自由貿易港,進一步壯大服務貿易、服務外包和跨境電子商務規模,著力培育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外貿競爭新優勢,保持外貿進出口良好勢頭。(市商務局主辦)

33.積極參與 一帶一路 國際合作,加快推動裝備、技術、標準、服務 走出去 。(市商務局主辦,市外辦協辦)

34.推動開發園區轉型升級、創新發展,著力打造特色創新集群。推動三大樞紐經濟區提速發展,樞紐經濟區生產總值增速高於全市增速5個百分點。著力提升機場、港口和鐵路吞吐能力,新開通南京至赫爾辛基等國際航線33條,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達320萬標箱,動車/高鐵通達全國省會城市比例達72%。(市發改委、交通運輸局、商務局主辦,各開發區協辦)

35.加快電子口岸平臺建設,切實提升口岸便利化、國際化水平。(市商務局主辦)

36.加強寧臺合作交流,推動寧臺產業融合發展,做好兩岸企業傢峰會相關工作。(市臺辦主辦,市發改委、經信委、金融辦協辦)

37.繼續打造好金洽會、軟博會、全球服務貿易大會等一批重大開放平臺,在更大范圍內集聚資源要素。(市商務局、經信委主辦)

38.協調推進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任務落實,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83%。統籌推進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建設和培育市級特色小鎮30個左右。聚焦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公共服務、毗鄰地區發展等重點,加快跨區域軌道交通、創新合作等一批項目建設,推動寧鎮揚一體化全面提速。積極參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加快推動寧杭生態經濟帶建設,著力提高城市首位度。(市發改委主辦,市相關部門協辦)

39.紮實推進援藏、援疆、扶貧協作陜西商洛和青海西寧,做好對口支援重慶萬州和寧鞍合作、寧淮掛鉤工作。(市發改委主辦,市相關部門協辦)

40.繼續深化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市編辦主辦,市相關部門、相關區政府協辦)

41.優化鐵心橋 西善橋、鼓樓濱江、玄武鐵北等片區整體環境,盡快成為各具特色、功能完善、職住平衡、產城融合的新高地。(市發改委主辦,市相關部門、相關區政府協辦)

42.深入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全面提升國土空間開發保護質量和效率,堅持城鄉統籌、落實 多規合一 ,形成一本規劃、一張藍圖,強化規劃的戰略引領和剛性控制作用。科學組織 十三五 規劃中期評估。(市發改委主辦,市規劃局、國土局、環保局等部門協辦)

43.實施農貿市場提檔升級101個。(市商務局主辦,各區政府協辦)

44.鞏固提升糧食產能,全面保障糧食安全。(市農委、商務局主辦)

45.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高增加值產業和品牌經濟,加快發展特色富民產業,通過產業層次提升帶動居民收入增長。實行差別化的收入分配政策,有效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市發改委主辦,市科委、農委、經信委等部門協辦)

46.實施更加積極的創業就業政策,註重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打造對青年大學生就業創業最具吸引力城市。扶持5000名青年大學生創業;遴選300個大學生優秀創業項目,最高資助50萬元;加大在寧就業創業高校畢業生租房補貼政策落實力度;組織招聘會1000場,提供就業崗位30萬個,開展政府補貼性職業培訓10萬人次,確保新增大學生就業20萬人以上,培育自主創業者1.5萬人。(市人社局主辦)

47.建立全市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提高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大病保險待遇水平。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繳費標準從600 960元/人 年提高到690 1050元/人 年,其中財政補助標準從480 500元/人 年提高到570 650元/人 年;原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繳費標準從920元/人 年提高到1000 1050元/人 年,其中財政補助標準從660元/人 年提高到740元/人 年;對經認定的困難人群參加城鄉居民醫保個人繳費部分實行全額補助。提高困難人群大病保險待遇,各報銷費用段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市人社局主辦,市財政局協辦)

48.做好退休人員、特殊群體養老保險待遇調整工作。為35萬企業退休人員提供免費健康體檢。(市人社局主辦)

49.落實好《 十三五 時期基層基本公共服務功能配置標準(試行)》,提升11個領域107項公共服務供給質量。(市發改主辦,相關部門協辦)

50.強化信用大數據應用,切實推進 誠信南京 建設。(市發改委主辦)

51.實施法治政府建設五年規劃,落實政府權力和責任清單,嚴格依法依規履職。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嚴格落實法定決策程序;制定公眾參與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操作規則,切實提升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水平。加快法治南京建設,法治建設滿意度不低於97%。(市法制辦主辦,市編辦協辦)

52.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加快探索跨部門、跨區域綜合執法,推動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有效銜接。(市法制辦主辦,市編辦協辦)

53.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建成政府數據統一開放平臺,有序推進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拓寬人大代表參政議政渠道,推進新型智庫建設。(市政府辦公廳、市發改委主辦)

54.推進低碳城市建設,完成南京市低碳城市發展規劃和溫室氣體清單等編制工作;在能源、交通等領域開展示范試點,建設江蘇省低碳創新發展示范區、國傢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市發改委主辦,市規劃局、國土局、環保局等相關單位協辦)

55.精心開展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市統計局主辦)

56.推進智能生態島建設。(生態科技島管委會主辦)

三、華靜副市長

57.完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積極發展傢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做大做強農業龍頭企業,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1.2萬人,農戶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社比重達80%。建設創意主題農園10個。 三品 產量占食用農產品總量的比重達55%,地產農產品監測綜合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市農委主辦)

58.提升農業科技和裝備應用水平,大力發展生物農業、智慧農業等都市型現代農業,加快發展特色產業、休閑農業、鄉村旅遊、農村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延伸農業產業鏈、價值鏈,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實現休閑農業綜合收入65億元。爭創六合區國傢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市農委主辦,市發改委、旅遊委、科委、供銷社、六合區政府協辦)

59.推進農業綠色發展,開展畜禽養殖污染及農業面源污染專項治理。(市農委主辦,市環保局協辦)

60.建設各類農業載體平臺,高標準打造南京國傢現代農業產業科創園,支持白馬高新區等40個重點農業園區加快發展。(市農委、浦口區政府主辦,江北新區管委會、新農集團、相關區政府協辦)

61.全年建設高標準農田7萬畝、設施農業2萬畝,農業機械化水平達86.5%,農業信息化水平達61%。(市農委主辦,市國土局協辦)

62.根據不同地區和鄉村的個性特色,註重保護鄉村傳統肌理、空間形態和傳統建築,做好重要空間、建築和景觀設計,保留鄉村風貌,保護生態要素,留住田園鄉愁,全年建設美麗鄉村示范片區300平方公裡、示范村80個、田園綜合體5個,打造一批市級鄉村民宿示范村。(市委農工委主辦,市建委、規劃局、國土局、城管局、農委協辦)

63.深化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紮實做好垃圾處理、污水處理、綠化美化等工作。(市委農工委主辦,市建委、發改委、農委、水務局、環保局、城管局、綠化園林局、相關涉農區政府協辦)

64.加快推進農村水利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農田有效灌溉面積率達95%,完成3.5萬畝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市水務局、交通運輸局主辦)

65.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大力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升農民精神風貌,讓鄉村成為市民向往之地、農民幸福傢園。(市文明辦、民政局主辦,市委農工委、市農委、各區政府協辦)

66.探索 三權分置 多種實現方式,實施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加大集體建設用地租賃用房建設力度,進一步激發農村發展活力。(市農委、國土局主辦)

67.抓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紮實推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擴大農村集體產權股份合作制改革試點范圍,切實盤活農村集體資產、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選擇50個村深化推進農村集體產權股份權能改革試點。(市委農工委主辦,市農委、財政局協辦)

68.統籌推進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等領域改革,加強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專項治理。(市農委主辦,市委農工委、財政局協辦)

69.積極開展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促進農業用水和農田水利工程良性運行。(市水務局主辦,市農委、物價局協辦)

70.萬元GDP用水低於34立方米。(市水務局主辦,市發改委、經信委協辦)

71.嚴格落實 河長制 ,健全完善河道、排水管網分級管理長效機制,建成400個規劃佈點村污水處理設施。(市水務局、建委主辦)

72.實施東楊坊地下人行通道、石楊路銀龍五期等18處積淹水片區改造。(市水務局主辦)

73.加強流域治理,加大長江岸線生態保護力度,基本消除外秦淮河、金川河等主要入江支流劣Ⅴ類水質斷面。啟動建成區消除劣Ⅴ類水體行動。(市水務局、環保局主辦,市財政局、江北新區管委會、各區政府協辦)

74.全市域基本消除黑臭水體。推進51條河道水環境治理,實施農村黑臭河塘整治。加快香林寺溝片區等河道岸線整治。(市水務局、建委主辦,市環保局、城建集團、江北新區管委會、相關區政府協辦)

75.對30處老舊小區低壓供水設施進行改造。(市水務局主辦,相關區政府協辦)

76.著力推進精準扶貧,深入實施脫貧致富奔小康行動計劃,扶持200個薄弱村(欠發達村)發展物業經濟。累計90%以上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傢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000元以上;90%以上的經濟薄弱村(欠發達村)村級穩定性收入達到100萬元。(市委農工委主辦,市農委、民政局、江北新區管委會、相關區政府協辦)

77.更加重視養老問題,新增社區老年人助餐點100個,新增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20個。開設老年人傢庭養老床位1000張。為500名居傢重度失能老人免費提供一定時間照護服務。對特殊群體老人購買具有防走失定位功能的緊急呼叫終端給予政府補貼。(市民政局主辦)

78.鼓勵社會資金進入醫療、養老等領域,大力推進居傢養老、醫養融合。(市民政局、衛計委主辦)

79.與群眾健康需求深度對接,進一步提升健康服務和養老產業供給水平。(市民政局主辦,市衛計委、江北新區管委會、各區政府協辦)

80.全市困難居民住院和門診大病醫保范圍內自負費用醫療救助比例從85%提高到90%。適當提高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同步提高困難人員和優撫對象保障標準。(市人社局、民政局主辦)

81.加強殘疾人之傢建設。(市殘聯主辦,江北新區管委會、各區政府協辦)

82.全面推進創新網格化社會治理機制試點工作,深入開展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試驗區建設,網格規范劃分覆蓋率達100%,專職網格員配備率達100%,城市、農村和諧社區建設比例分別達97%和92%。培育扶持100個以上社區社會組織,實施萬名社工素質提升計劃,保障社工權益。(市民政局、市綜治辦主辦,市委社建工委、市公安局、信息中心協辦)

83.深化國防動員和雙擁共建,鞏固軍政軍民團結。(南京警備區、市民政局主辦)

84.提高防災救災能力。(市民政局主辦,市氣象局、水務局、國土局協辦)

85.建設用地地均GDP達41萬元/畝。加強國土管理,實施產業用地績效評價,盤活城鎮存量用地2.1萬畝。(市國土局主辦,相關區政府協辦)

86.加大宕口整治力度。(市國土局、相關區政府主辦,市公安局、環保局、安監局協辦)

四、胡萬進副市長

87.整合全市文化旅遊資源,提升旅遊業發展質量,加快實施 文化+ 戰略,推動旅遊集團做強主業,加快國傢全域旅遊示范區建設。(市旅遊委主辦,市文廣新局、旅遊集團、文投集團協辦)

88.完善 南京智慧民宿服務平臺 ,新增上線鄉村民宿60傢。接待入境過夜旅遊者73萬人次。新增旅遊咨詢服務中心6傢以上,更換旅遊觸摸屏設備20臺以上。新(改)建旅遊廁所80座以上。(市旅遊委主辦)

89.辦好2018年世界羽毛球錦標賽、世界女排聯賽總決賽等一批重大體育賽事,精心籌備2020年世界室內田徑錦標賽,提升世界體育名城影響力。(市體育局主辦,市體育產業集團協辦)

90.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堅定市民 四個自信 ,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切實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用中華傳統美德成風化俗,構築道德風尚建設高地。制定實施《南京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規劃》,挖掘南京豐富的黨史資源,大力傳承弘揚雨花英烈精神,把紅色基因一代代更好地傳承下去。辦好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傢公祭儀式、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等一批重大活動。(市委宣傳部主辦,雨花臺烈士陵園協辦)

91.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進一步鞏固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推動形成向上向善的良好社會風尚。文明城市創建綜合測評得分保持在82分以上,社會文明程度測評指數達90,註冊志願者人數占城鎮常住人口比重達14.6%。(市文明辦主辦)

92.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市文明辦主辦)

93.深化哲學社會科學理論研究。(市社科聯主辦)

94.加強互聯網建設和管理,營造清朗網絡空間。(市委宣傳部主辦,市信息中心協辦)

95.加強明城墻修繕保護利用,加快城墻博物館建設,推進南京城墻申遺工作,打造世界級城市文化名片。加強近現代建築保護利用和功能轉換,實施南捕廳四期、李鴻章祠堂、六合文廟、重刻十竹齋箋譜等保護復興工程,推進科舉博物館二期建設,對秦淮民居群等一批文物實施修繕。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化利用,辦好2018年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主題活動。整合全市文博場館資源,打造 博物館之城 。(市文廣新局主辦,市規劃局、文投集團、相關區政府協辦)

96.推進建設文化強市,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向世界講好南京故事。加大城市對外宣傳推介力度,提升南京歷史文化名城國際影響力。推進和平城市建設,繼續辦好南京歷史文化名城博覽會和世界知名城市 南京周 活動。(市委宣傳部主辦,市外辦、文廣新局、文投集團協辦)

97.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 百千萬工程 。組織開展公益演出廣場行100場、公益音樂會22場,開展全民閱讀活動2000場、新建50個 南京市圖書漂流文化驛站 ,放映農村電影7500場。新建340個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市文廣新局主辦,相關區政府協辦)

98.辦好南京森林音樂會、南京文化藝術節等重點文化品牌活動。積極推進 書香南京 建設,推動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等免費開放,加快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建設步伐。(市委宣傳部主辦,市文廣新局、文投集團、相關區政府協辦)

99.實施文藝精品創作工程,制定文藝創作規劃,評選 南京市文學藝術獎 ,為群眾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市文聯主辦)

100.建設創意文化產業功能區,打造特色化、品牌化園區基地,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抓好南京新媒體大廈等重點文化工程建設,推進文化消費試點,發展出版傳媒、影視動漫、廣告會展、文化創意等優勢特色產業,辦好中國南京文化創意產業交易會,推動文化與科技、金融、旅遊、互聯網深度融合發展。推進實施金梧桐文化企業30強培育計劃,發展骨幹龍頭文化企業,持續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0.3個百分點。(市文資辦主辦,市文廣新局、旅遊委、科委、金融辦、文投集團、報業集團、出版傳媒集團等協辦)

101.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素質教育發展水平,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加強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力爭義務教育優質資源覆蓋率達95%;基本消除 大班額 現象,進一步緩解 擇校熱 ,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外負擔;創建8所小學特色文化示范學校,推進46所 新優質初中 項目建設,新建1所國際化學校。(市教育局主辦,各區政府協辦)

102.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增加公辦幼兒園供給,新改擴建幼兒園25所,新創建省、市優質園30所。優化普通高中佈局,推動5所市屬高中在新城新區擴建,與本部一體化辦學。設立中小學校園意外傷害救助基金,切實保障中小學生和幼兒安全健康。完善小學 彈性離校 工作機制。提升80所學校廁所10000平方米以上。(市教育局主辦,各區政府協辦)

103.進一步完善農村公共服務,加快農村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促進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建共享。(市教育局、衛計委、交通運輸局等主辦)

104.進一步優化醫療資源佈局,實現鼓樓醫院江北國際醫院試運行。提升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水平,深化醫療聯合體、傢庭醫生、智慧醫療建設,醫療聯合體核心醫院下派專傢400名,為群眾提供更加便捷的醫療服務。支持基層醫療機構創成20個市級特色科室,基層首診人次增長5%以上。每千人擁有醫生數達3.1人。重點人群傢庭醫生簽約服務率達70%。新建聯合病房(區)3個。基本建成胸痛、腦卒中、創傷、孕產婦、新生兒五大中心救治體系。建立完善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醫藥價格綜合改革覆蓋率達95%。(市衛計委主辦)

105.在公共場所新改擴建100個標準母嬰室。(市衛計委主辦)

106.更新480套街(鎮)社區基層全民健身工程(點)老舊健身器材,建設50個健身小綠園,為群眾提供免費或低價的運動場館。開展各類群眾性體育競賽與活動不少於2200項次,全年體質監測服務人數5.5萬人次。(市體育局主辦)

107.新增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10萬人以上。(市紅十字會主辦)

五、儲永宏副市長台中商標註冊

108.高水平推進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科學謀劃確定城市戰略定位、空間格局和要素配置。(市規劃局主辦)

109.落實老城建築高度規劃管理規定,嚴格控制歷史城區、歷史地段、明城墻沿線、景觀視線走廊的建築高度。認真做好城市設計試點工作,加強對城市街道設計、建築設計、城市色彩的控制引導,進一步塑造生態人文空間,強化城市 山水城林 特色。(市規劃局主辦,江北新區管委會、各區政府協辦)

110.開工建設南京北站綜合客運樞紐。大力推進對外交通建設,加快推進溧陽至高淳高速、寧合高速改擴建、寧馬高速改擴建等一批道路建設;新開工及續建幹線公路483公裡。(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建中心主辦,市發改委、江北新區管委會、相關區政府、市交通集團協辦)

111.加快完善現代交通體系。新增、優化、調整公交線路30條,新建公交專用道30公裡;新裝500套 一鍵拍 移動抓拍設備;大力推廣手機支付應用於公共交通繳費服務;更新1380輛新能源公交車;推進雨花臺中學操場停車場等22個公共停車場建設。(市交通運輸局主辦,市城建集團、相關區政府協辦)

112.實施地鐵、高架橋等沿線隔聲屏障建設工程。(市交通運輸局、地鐵集團主辦)

113.加快推進龍潭疏港公路、西壩港區鐵路專運線等集疏運體系建設。(市交通運輸局主辦,江北新區管委會、經濟技術開發區協辦)

114.推進 四好 農村公路建設,完成450公裡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和20座農路橋梁建設。(市交通運輸局主辦,相關區政府協辦)

115.加快1號線北延線、2號線西延線、4號線二期、5號線、6號線、7號線、11號線一期、S8南延線、寧句線9條地鐵線路建設,確保寧溧線建成通車。(市地鐵集團、江北新區管委會主辦,相關區政府協辦)

116.實施城市交通堵點治理攻堅,推進紅山路 和燕路快速化改造、光華路東延、岱山東路北延、機場二通道等一批道路工程,開工建設繞城公路徐莊互通,推動城市快速路與高速公路共同形成 井字三環、軸向放射、組團快聯 的路網格局。人均城市道路面積達24.1平方米,城區快速路網密度達0.31公裡/平方公裡。(市建委、交通運輸局主辦,市規劃局、城建集團、交通集團、公建中心、玄武區政府、棲霞區政府、雨花臺區政府、軟件谷管委會、麒麟高新園管委會協辦)

117.積極實施 城市雙修 ,加快推動非古都核心功能向外圍新區佈局,推動實現江南江北、老城新城、主城郊區協同發展。(市規劃局主辦,市發改委、建委、相關區政府協辦)

118.統籌推進城市協調發展,加快推進河西新城、南部新城、江心洲生態科技島、麒麟高新區建設與發展,不斷提升仙林副城、東山副城、溧水副城、高淳副城城市品質。(市建委主辦,市發改委、規劃局、河西新城管委會、仙林大學城管委會、南部新城管委會、江心洲生態科技島管委會、麒麟高新區管委會、相關區政府協辦)

119.深入推進城市精細化建設管理十項行動,推進16條主次幹道環境綜合整治,完成80條街巷精細化整治,實施460條背街小巷環境整治。(市建委、城管局主辦,市規劃局、交通運輸局、房產局、綠化園林局、公安局、各區政府協辦)

120.切實加強 四沿 環境整治提升,實施一批綠化亮化提升工程。(市建委、規劃局主辦,市城管局、交通局、綠化園林局、相關區政府協辦)

121.統籌推動地下綜合管廊和海綿城市建設,建成區5%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市建委主辦,市規劃局、江北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城管委會協辦)

122.加強城市立體式開發,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總量達5918萬平方米,建成春江學校人防地下停車場等4個人防工程,推進地鐵4號線聚寶山站等3個人防工程。免費向市民傢庭發放16萬個人防應急救援包。(市人防辦主辦,市規劃局協辦)

123.深化城市治理,加大共享單車停放管理、城市環衛保潔、停車管理、打非拆違等工作力度。主城區新增公共停車泊位5000個。(市城管局主辦,市交通運輸局,江北新區管委會、市公安局、各區政府協辦)

124.加快垃圾分類處理基礎設施建設,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率先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對約2.3萬戶低保戶以及900餘戶特困戶靜電機免繳生活垃圾處理費。(市城管局主辦,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民政局、總工會、江北新區管委會、各區政府協辦)

125.堅持不懈推進 廁所革命 ,新(改)建城鎮公廁85座,達到二類及以上公廁標準;翻改建、出新農村公廁225座,達到三類及以上公廁標準。(市城管局主辦,江北新區管委會、各區政府協辦)

126.完成2742個片區雨污分流改建工程。新建綠色建築1000萬平方米。(市建委主辦,相關區政府協辦)

127.提升城市供水、供氣、供電等保供能力。新建燃氣管道150公裡,改造危舊燃氣管道130公裡。(市建委主辦,市發改委、水務局、城建集團協辦)

128.實施新一輪城鄉綠化行動計劃,全市林木覆蓋率達到30.5%。推動中山陵、玄武湖景區環境整治提升,推進紅山森林動物園、石頭城遺址公園、仙林湖公園等一批公園改造以及明外郭 秦淮新河景觀走廊建設。完成10000株楊樹更新改造,建設提升22個市民休閑遊園、城市公共綠地。建設288公裡休閑綠道,新增植樹造林3.85萬畝,推進790公裡鄉村公路綠化彩化建設。(市綠化園林局主辦,市建委、旅遊委、交通運輸局、市委農工委、相關區政府協辦)

129.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新開工建設保障房400萬平方米,竣工300萬平方米。籌集租賃房源100萬平方米,籌建人才安居房100萬平方米。落實好城市低收入困難傢庭、新就業大學生住房租賃補貼。(市房產局主辦,市國土局、人社局、國資委、財政局、江北新區管委會、相關區政府、安居集團、東南集團協辦)

130.進一步加大人才安居保障力度,優化人才落戶政策,推動人才服務國際化。(市房產局主辦,市委組織部(市人才辦)、人社局協辦)

131.完成棚戶區改造400萬平方米,實施老舊小區整治192個、625萬平方米,繼續推進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市房產局主辦,市建委、規劃局、江北新區管委會、各區政府協辦)

132.加強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實現新建商品住宅小區物業管理覆蓋率100%,已整治出新小區管理覆蓋率100%,達到優良標準的小區比例達40%,未出新老舊小區基本物業服務覆蓋率達80%。創建省市物業管理示范小區和市平安小區100個。(市房產局主辦,市公安局、江北新區管委會、各區政府協辦)

六、孫建友副市長

133.全面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提請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貫徹落實中央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的實施意見。實施質量強市戰略,制定國傢標準120個,新增江蘇名牌8個。(市質監局主辦)

134.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企業登記 多證合一、一照一碼 ,在國傢級開發區和江北新區開展 證照分離 改革試點,全面實施市場負面清單制度。新增各類市場主體10萬戶。(市工商局、編辦、法制辦主辦,江北新區管委會、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江寧開發區管委會協辦)

135.深入紮實推進 大走訪 活動,積極化解社會矛盾,支持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參與社會治理。(市信訪局、市政府辦公廳主辦,市民政局、團市委、市總工會、市婦聯、各區政府協辦)

136.運用 互聯網+政務服務 ,推進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和 不見面審批 。(市工商局、政務辦主辦)

137.組織律師走訪100所學校、1000傢社區、10000戶傢庭,舉辦100場法律講座、1000次法律咨詢服務,辦理10000件法律援助案件。本市居民首次辦理遺囑公證,年滿70周歲的公證費用減半,年滿80周歲的免收公證費用。(市司法局主辦)

138.創建國傢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對33大類食品抽檢率達6份/千人,建設100傢農貿市場食品安全快檢室,在90%的餐飲服務集中區設立食品安全工作站,規范建設2個食品加工小作坊集中區;開展打擊食品違法行為專項行動。(市食藥監局主辦)

139.提升高層建築消防能力,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為100傢養老院、5000傢困難獨居老人傢庭、5000傢 九小場所 安裝獨立感煙報警探測器等防護設施。(市公安局主辦)

140.加強學校安全風險防控管理,在全市所有中小學和幼兒園設置常態化固定護學崗。(市公安局主辦、市教育局、各區政府協辦)

141.健全社會風險預警和防控機制,建設 平安南京 ,群眾安全感不低於94%。加大社會治理力度,深化現代化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加大對各類犯罪活動的懲治力度;堅決打擊群眾反映強烈的網上虛假信息詐騙、倒賣個人信息等違法行為,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八類案件占刑事案件比重控制在1.8%以下。(市公安局主辦)

142.實現市區兩級政府及部門法律顧問木野養生會館-官方網站制度全覆蓋。(市司法局主辦)

七、冉華副市長

143.加快推進金融城二期等一批金融龍頭項目,全力建設以 一江兩岸 為核心的泛長三角區域金融中心。(江北新區管委會、建鄴區政府、河西新城管委會主辦,紫金投資集團協辦)

144.強化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和利用,科技貸款餘額增長10%,新增境內外掛牌上市企業50傢。(市金融辦主辦)

145.加快國企混合所有制和多元化改革,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市級國資委出資企業凈資產達2880億元,出資企業國有經營性資產證券化率達55%。(市國資委主辦)

146.大力發展農村普惠金融。(市金融辦主辦,市農委、財政局協辦)

八、蔣躍建副市長

147.行車視野輔助系統工業增加值增長6%,工業投資增長10%,工業技改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提高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增200傢,推動81個市級制造業重大項目建設。(市經信委主辦)

148.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到3.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達1.5%。(市科委主辦,市經信委協辦)

149.新增高新技術企業800傢,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提高0.5個百分點。(市科委主辦)

150.提升城市信息基礎設施水平,4G和5G網絡移動通信基站密度達每平方公裡1.6個。加強智慧南京建設,在城市治理、公共服務等方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智慧應用。(市經信委、發改委主辦,相關部門協辦)

151.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8%。(市經信委主辦)

152.全市萬元GDP能耗下降4%,煤炭消費台中商標登記總量減少250萬噸以上。(市經信委主辦)

153.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續下降、達到省定標準,萬元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75%。(市環保局,發改委主辦)

154.地表水省考以上斷面好於Ⅲ類水質比例達63.6%。(市環保局主辦,市水務局協辦)

155.嚴格落實生態紅線剛性保護,實施生態紅線區域清理整治。(市環保局、國土局、規劃局、水務局、農委、綠化園林局主辦,相關區政府協辦)

156.加快推進 兩落地一融合 。啟動綜合性科學中心建設,加強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爭取一批國傢重大專項落地;全面深化與高校院所的戰略合作,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化,推動南京智能制造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建設,確保全市新型研發機構達到100傢。(市科委、發改委主辦)

157.加快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等創新驅動載體建設,推動15個高新園區管理機構和運作平臺實質性運作;突出創新發展、特色發展、集聚發展,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創新集群。制定高新園區考核辦法,配套相關政策,為科技成果項目和新型研發機構落地提供更加優質的創新熟地。加快推進南京麒麟科技城、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為江蘇建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貢獻南京力量。(市科委、經信委主辦)

158.大力實施科技企業培育工程,建立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培育庫;加大服務支持和資源傾斜力度,把一批科技含量高、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成為高新技術企業。(市科委主辦,市經信委協辦)

159.大力實施企業研發能力提升工程,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支持大中型工業企業和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建設研發平臺,簡化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科技政策落實手續;鼓勵離岸創新創業企業並購或設立海外研發機構。全年建設市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超過100傢,新增省級企業研發機構不少於30傢,企業海外研發機構達25傢。(市科委主辦,市經信委、財政局、商務局、國稅局、地稅局協辦)

160.做強企業服務中心,為創新型企業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市經信委主辦)

161.深化科技體制綜合改革,充分激發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市科委主辦)

162.加大科技財政投入,設立市級科技創新基金,支持金融機構在寧集聚,發展天使基金、種子基金,推動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全年 雙創 企業獲得天使輪以上融資額45億元。(市科委主辦,市財政局、金融辦協辦)

163.實施 創業南京 英才計劃、海外人才 345 引進計劃、中青年拔尖人才選拔培養計劃和青年大學生 寧聚計劃 等重點工程,全力支持企業引進培育高端人才。全年集聚科技頂尖專傢22人,培育創新型企業傢40人,引進高層次創業人才630人。(市委組織部(市人才辦)主辦,市科委、人社局、財政局協辦)

164.進一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國傢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達到90傢以上。(市科委主辦)

165.加強知識產權創造、保護與運用,大力推進開放創新,支持創新產品推廣應用,建立科技創新容錯機制,打造充滿活力、更具競爭力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350億元,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50件,PCT專利申請量達450件。(市科委主辦,市經信委協辦)

166.大力發展高端制造業,進一步整合現有產業資源,優化產業空間佈局,聚力打造新型電子信息、綠色智能汽車、高端智能裝備、生物醫藥與節能環保新材料四大先進制造業主導產業,努力形成規模優勢領先、核心技術領先、產業配套完善的產業集群,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2%以上。(市經信委主辦,市發改委、科委協辦)

167.把握科技和產業發展趨勢,前瞻佈局人工智能、未來網絡、增材制造與前沿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未來產業,努力贏得產業升級的先機和主動。加快30傢示范智能工廠建設,積極創建省示范智能車間。加大技術改造和新產品研發投入,規模以上工業新產品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20%。(市經信委主辦,市發改委、科委協辦)

168.加快發展軍民結合產業,力爭 民參軍 企業達到150傢。(市經信委主辦)

169.全力推動先進制造業重大項目建設,開工建設紫光集團存儲器制造基地、中興通訊智能制造全球總部等一批百億級項目,推動臺積電一期、FMC智能電動汽車等一批龍頭項目順利投產,為制造業發展提供堅實支撐。(市經信委主辦,市發改委、相關區政府、園區協辦)

170.圍繞國際軟件名城建設目標,聚焦新一代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重點領域,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載體建設、產業集聚力度,持續提升產業發展競爭力。全市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業務收入增長14%。(市經信委、科委主辦)

171.以滿足科技創新需求和提升產業創新能力為導向,加快發展科技服務業,打造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服務業中心城市。科技服務業業務收入增長11%左右。(市科委主辦,市發改委協辦)

172.支持民營企業發展,著力壯大實體經濟,落實保護產權政策;推動民營企業轉型升級,鼓勵民營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領域,力爭民營經濟增加值增長8%。(市經信委、發改委主辦)

173.紮實開展 263 專項行動,重點推進減煤、減化、減鑄造,全年關停化工企業40傢、整治鑄造企業42傢。(市經信委、環保局主辦,江北新區管委會、有關區政府協辦)

174.深化大氣污染防治,加強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打好餐飲油煙污染治理攻堅戰,加強施工機械排氣管控,加大工業廢氣、工地揚塵、秸稈焚燒污染治理力度。創建餐飲油煙整治示范街區,開展餐飲業環保專項整治行動。(市環保局主辦,市經信委、建委、公安局、城管局、食藥監局、商務局、工商局、農委、相關區政府協辦)

175.推廣安裝揚塵監測設備。(市環保局主辦)

176.加強水源地保護,確保區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用水總量控制在45.5億立方米以下。(市環保局、水務局主辦,南京海事局協辦)

177.加快全面實施 土十條 ,建立污染地塊名錄及其開發利用負面清單,加強土壤污染防治,改善土壤環境質量,保障土壤環境安全。(市環保局主辦,市國土局、市農委協辦)

178.加大生態環境治理力度,全面實行排污權有償取得和交易、生態補償等環境價格機制,實施與污染物排放總量掛鉤的財政政策。有序推進環保監測監察執法機構垂直改革,提升環保執法監管水平,堅決制止和懲處破壞生態環境行為。紮實推進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健全綠色發展考評體系,落實損害生態環境終身追責制度。(市環保局主辦,市發改委、財政局、物價局、審計局協辦)

179.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單位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04人/億元以內。(市安監局主辦,江北新區管委會、各區政府、各相關部門協辦)

180.制作並播放公益科普宣傳片50集,舉辦100場 南京科協大講堂 報告會,開展400場社區科普大學教學活動。(市科協主辦)

掃一掃 下圖二維碼,查看2018年市政府主要工作目標任務分工表




老舊小區由於建設年代久遠,規劃設計落後,配套設施不全,已無法滿足當下居民的生活需求,成為亟待解決的民生問題。據統計,我市現有建成於2000年以前的老舊小區1700多個、4000多萬平方米。[詳細]


南京報業傳媒集團行風監督電話:84686084 | 本報投訴舉報電話:4008885998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ki607d1u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